香港恒生大學「創意人文節」

「絃歌不絕——香港粵樂風格傳承及實踐計劃」

廣東音樂示範講座

日期Date:2024年6月1日(星期六SAT)

時間Time:中午12時正(12nn)

地點:香港恒生大學李兆基綜合大樓(b座)地下啟迪廊

Location:The Inspiring, G/F, Lee Shau Kee Complex (B Building), HSUHK

免費入場,歡迎留座,額滿即止!

嘉賓︰杜泳、簡瑞勳、趙慶雲

主講︰董芷菁

排練指導︰司徒健

樂團︰竹韻小集


「絃歌不絕——香港粵樂風格傳承及實踐計劃」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第11輪藝能發展資助計劃」項目之一,同時亦為「絃歌不絕」計劃2023-24年度重點發展項目。粵樂文化作為本地傳統樂種,除了一直在民間曲藝團體傳承外,近二十年來亦被音樂學院納入為課程,加上各種影音出版之原因下,粵樂風格漸趨「單一化」及「標準化」。計劃期望能通過各種研究手法,有效地把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今之粵樂風格分析、記錄及繼承,以多角度及更全面的方式推廣本地粵樂文化。

2024年6月1日於香港恒生大學「創意人文節」舉行的「廣東音樂示範講座」為計劃第二場公開活動,由策劃人董芷菁介紹粵樂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發展,並請來其中三位參與計劃之粵樂名家與竹韻小集演奏家共同示範,展示百年粵韻。

竹韻小集從2019年起推出「絃歌不絕」計劃,由樂團胡琴演奏家董芷菁策劃,以丘鶴儔(1880-1941)編撰之《絃歌必讀》(1916)等七本粵樂教本為藍本,重新整理並復刻早期的粵樂演奏形式,研究和探索粵樂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風貌及嬗變。


節目Programme

中西樂組合《娛樂昇平》 粵樂新譜 丘鶴儔曲

演出︰杜泳(梵鈴)、簡瑞勳(昔士)、趙慶雲(士拉結他)、郭嘉瑩(披雅娜)、陳思彤(班祖)、張朗軒(西路風)、周韋廷(啫士鼓)、陳啟謙(椰胡)、何兆昌(笛子)

軟硬弓五架頭《小調聯奏》 小調譜及過場譜 余其偉串譜

演出︰陳啟謙(二絃)、董芷菁(提琴)、郭嘉瑩(揚琴)、陳思彤(三絃)、何兆昌(笛子/簫)

軟弓五架頭《連環扣》 雅樂名譜 嚴老烈傳譜 

演出︰陳啟謙(高胡)、董芷菁(椰胡)、郭嘉瑩(揚琴)、陳思彤(秦琴)、何兆昌(簫)

軟弓組合《秋水龍吟》[1920s勝利唱片#56232復刻版] 雅樂名譜

演出︰陳啟謙(高胡)、董芷菁(秦胡)、郭嘉瑩(兩排碼揚琴)、陳思彤(秦琴)

兩排碼揚琴獨奏《倒垂簾》 [1930s年新月唱片#6170復刻版] 嚴老烈傳譜  

演出︰郭嘉瑩(兩排碼揚琴)

西樂組合《孔雀開屏》 何大傻曲  

演出︰杜泳(梵鈴)、簡瑞勳(昔士)、趙慶雲(士拉結他)、郭嘉瑩(披雅娜)、陳思彤(班祖)、張朗軒(西路風)、周韋廷(啫士鼓)

中西樂組合《醒獅》 呂文成曲

演出︰杜泳(梵鈴)、簡瑞勳(昔士)、趙慶雲(士拉結他)、郭嘉瑩(披雅娜)、陳思彤(班祖)、張朗軒(西路風)、周韋廷(啫士鼓)、陳啟謙(椰胡)、何兆昌(笛子)

中西樂組合《西班牙進行曲》 西曲

演出︰杜泳(梵鈴)、簡瑞勳(昔士)、趙慶雲(士拉結他)、郭嘉瑩(披雅娜)、陳思彤(班祖)、張朗軒(西路風)、周韋廷(啫士鼓)、陳啟謙(椰胡)、何兆昌(笛子)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之權利。

杜泳 To Wing

梵鈴

自小隨袓母及父親習唱曲和胡琴,及後追隨粵樂大師王粵生學藝和共事數載。1992年杜氏移居美國,在西華盛頓州立大學修讀世界音樂史,並獲邀於校內講授中國音樂及演奏胡琴。九十年代後期,杜氏隨湯良德學習江南絲竹,並赴廣州向余其偉學習高胡演奏技法及廣東音樂,又隨余少華及陳慶恩學習中國音樂史。杜氏演奏風格優雅閒適,曾錄有高胡領奏五架頭的鐳射唱片。

簡瑞勳 Rico Kan

昔士

自幼受音樂薰陶,六十年代活躍於港九歌壇,曾跟隨名伶李鳳聲赴星馬演出。九十年代起經常為各大表演單位擔任歐西流行曲樂手,並多次參與於香港體育館舉行的大型音樂會。除精通色士風、小提琴及長笛等西方樂器外,簡氏亦經常參與粵曲拍和。

趙慶雲 George Chiu

士拉結他

粵劇、粵曲拍和名家。他的父親擅長演奏揚琴,受其薰陶下,自幼喜愛粵曲,並師承王粵生。趙氏能奏多種樂器,包括小提琴、高胡、電阮、揚琴和夏威夷結他等,其演奏風格閒逸、風雅浪漫,音色輕快自然,曾參與多個社團演出及跟隨粵樂前輩馮華灌錄唱片。

董芷菁 tung tsz ching

主講

司徒健 SZETO KIN

排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