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音樂的對話

——當廣東音樂遇上福建南音(泉州站)

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 19:30

泉州南音藝苑

(泉州市鯉城區新門街483號)

¥100

門票於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售

演出單位:香港竹韻小集、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

主辦單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福建聯絡處、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承辦單位︰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

「非遺音樂的對話」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福建聯絡處主辦,香港專業中樂室內樂團竹韻小集製作及演出,於廈門和泉州兩地介紹具有香港特色的粵樂文化,其中在泉州南音藝苑的演出和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共同主辦,與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同場交流,展示閩港兩地非遺文化的面貌,共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粵樂又名「廣東音樂」,是香港傳統音樂文化,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大量粵樂經典作品家喻戶曉。竹韻小集節目回顧二十世紀香港粵樂到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足跡,包括以嶄新手法和形式創編的粵樂作品如《新彩雲追月》、《月光光》、《餓馬搖鈴》和《平湖秋月》,保留本土韻味同時富於時代氣息;《香江風物誌》則以三首由香港作曲家創作粵樂的作品來呈現香港不同地區和年代的景緻。粵語流行曲是獨特的香港流行音樂文化,為粵樂文化的延伸,《奮鬥人生》以「香港樂壇教父」顧嘉煇的經典電視劇主題曲組成。粵樂為「大灣區音樂文化之根」,香港作曲家黃學揚新近創作的《樂遊大灣》把多首粵樂作品片段以當代聲音展現。

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亦帶來南音名曲《望明月》、《踏青》、《春光明媚》及《走馬》。泉州南音古稱「弦管」,歷史悠久、積澱深厚,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是集唱腔與器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樂種,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南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南音的發源地是泉州,樂隨人走,遠涉遷移,遍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港澳台地區,成為文化外交的品牌符號,是海外上千萬華僑維繫情感的重要精神紐帶。

演出曲目

香港竹韻小集

合奏《新彩雲追月》 

任光曲 余樂夫編曲

指揮︰黃學揚

演奏︰陳啟謙(高胡)、董芷菁(二胡)、謝劍飛(中胡)、廖煒淦(大提琴)、郭嘉瑩(揚琴)、余穎嘉(琵琶)、陳思彤(中阮)、曾柏榆(大阮)、鄒勵娟(古箏)、何兆昌(笛子)、翟悅敏(敲擊)

中樂六重奏《月光光》

喬飛曲 陳雅雯編曲

演奏︰董芷菁(二胡)、郭嘉瑩(揚琴)、余穎嘉(琵琶)、曾柏榆(中阮)、何兆昌(笛子)、翟悅敏(敲擊)

彈撥五重奏《餓馬搖鈴》

古調雅樂譜 何柳堂傳譜 徐曉林編曲

演奏︰郭嘉瑩(揚琴)、餘穎嘉(琵琶)、陳思彤(三弦)、曾柏榆(大阮)、鄒勵娟(古箏)

洞簫與拉弦四重奏《平湖秋月》

呂文成曲 楊春林編曲

演奏︰何兆昌(洞簫)、陳啟謙(二胡)、董芷菁(二胡)、謝劍飛(中胡)、廖煒淦(大提琴)

軟弓五架頭《香江風物誌》

I 沙田的〈霜醉楓林〉

II 鰂魚涌的〈柏架鵑鳴〉

III 中環的〈蘭桂騰芳〉

盧家熾、麥偉鑄、陸尉俊曲

演奏︰陳啟謙(高胡)、董芷菁(椰胡/中胡)、郭嘉瑩(揚琴)、陳思彤(秦琴/中阮)、何兆昌(笛子)

軟弓五重奏《奮鬥人生》

顧嘉煇曲 黃學揚編曲

演奏︰陳啟謙(高胡)、謝劍飛(中胡)、郭嘉瑩(揚琴)、陳思彤(中阮)、何兆昌(笛子)

合奏《樂遊大灣》

黃學揚曲

指揮︰黃學揚

演奏︰陳啟謙(高胡)、董芷菁(二胡)、謝劍飛(中胡)、廖煒淦(大提琴)、郭嘉瑩(揚琴)、余穎嘉(琵琶)、陳思彤(柳琴)、曾柏榆(中阮)、鄒勵娟(古箏)、何兆昌(笛子)、翟悅敏(敲擊)

 

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

清唱《望明月》

南音名譜

演唱︰王容

演奏︰陳祝平(琵琶)、陳特超(洞簫)、王良辰(三弦)、鄭江南(二弦)

打擊樂《踏青》

南音打擊樂

演員︰王一鳴、柯詩雅、郭紫妍、張海燕、楊思思、王容、黃芳妍、姚月聰、張秋妹

琵琶彈唱《春光明媚》

南音名曲

演員︰王一鳴、張海燕、姚月聰、楊思思、柯詩雅、郭紫妍

演奏︰董茹依(琵琶)、陳特超(洞簫)、張秋妹(三弦)、鄭江南(二弦)

《走馬》

南音名譜

演奏︰王容(木魚)、陳祝平(琵琶)、董茹依(琵琶)、陳特超(洞簫)、黃芳妍(洞簫)、張秋妹(三弦)、姚月聰(三弦)、王良辰(二弦)、鄭江南(二弦)

香港竹韻小集與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

上四管與五架頭《八面》 

南音名譜

演奏(上四管)︰董茹依(琵琶)、黃芳妍(洞簫)、張秋妹(三弦)、鄭江南(二弦)

演奏(五架頭)︰謝劍飛(椰胡)、郭嘉瑩(揚琴)、余穎嘉(琵琶)、曾柏榆(秦琴)、何兆昌(笛子)

合奏《粵韻同行》

呂文成曲 伍敬彬編曲

指揮︰黃學揚

演奏(上四管)︰陳祝平(琵琶)、陳特超(洞簫)、王良辰(三弦)、鄭江南(二弦)

演奏︰陳啟謙(高胡)、董芷菁(二胡)、謝劍飛(中胡)、廖煒淦(大提琴)、郭嘉瑩(揚琴)、余穎嘉(琵琶)、陳思彤(柳琴)、曾柏榆(中阮)、鄒勵娟(古箏)、何兆昌(笛子)、翟悅敏(敲擊)

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

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原泉州市南音樂團)成立於1960年,是泉州市唯一的南音專業團體,也是福建省重點藝術表演團體。多年來,泉州市傳承中心在全國及省、市的各種賽事中屢獲大獎,先後三次獲得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中國藝術節「全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比賽優秀演奏獎等國家級獎項,以及多個福建省藝術節、泉州市會演一等獎項。

中心在南音申報世遺期間,做了大量的突出工作。近年來,不斷致力於南音的傳承保護與傳播推廣,參加2023年央視春晚等大型文藝演出,多次應邀出訪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錄製出版音像製品,配合泉州南音研究社發掘、整理大量的傳統南音資料,並彙編出版。配合泉州市政府舉辦了多屆的「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並參加東亞文化之都、海絲藝術節、亞洲藝術節等重大藝術活動。多年來,堅持長期開展南音公益演出、南音進校園、南音走進高校等活動,承擔著從中小學到大專、本科、研究生的南音教學、示範工作,取得了廣泛而巨大的社會影響。此外,本中心在保留南音「根」與「魂」的基礎上,努力創排創新作品,取得顯著成績,如《千家羅綺管弦鳴》、《海絲航標頌》、《潮湧晉江》、《海絲公主闊闊真》、《鳳求凰》、《唐風宋韻》、《百鳥歸巢》等優秀作品。在海內外南音界享有崇高的聲譽,成為國際南音藝術交流的重要中心,為南音的薪火傳承、弘揚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